哈佛行為學家理查德教授經過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大腦只有3次發育的高峰期,也就是大腦發育“黃金期”。
對于孩子,家長們經常會感到疑問和挫?。?/span>
為什么孩子不聽話?
為什么他們學東西這么慢?
為什么他們做事情那么磨蹭?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可能未來就這樣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是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
據腦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出生時,大腦有數以百億計的腦細胞,由于胎兒接受很少環境刺激,因此嬰兒腦細胞之間的突觸數很少。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
而是贏在轉折點
想要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所以家長務必要只是抓住一次大腦發育高峰期,讓孩子更聰明。
第1個高峰期:0-3歲
0-3歲是孩子大腦神經元數量激增的一段時間,孩子剛出生時大腦重量大概有390克左右,只占成人腦重的25%,10個月時孩子的腦重就能增長到780克左右,占成人腦重50%,再到3歲左右孩子的腦重已經可以增長到約1200克,是成年腦重的80%左右。
所以在0-3歲,孩子擁有可以支撐各種活動的神經元,也就是各種天賦,而如果沒有得到鍛煉,這些過剩的神經元又會逐漸衰退。
因此,0-3歲時家長要盡可能讓孩子多接觸新鮮的事物,增加孩子使用各種感知覺的機會,讓孩子多嘗試一些游戲、運動……
第2個高峰期:3-6歲
3-6歲是孩子過剩的神經元和神經突觸衰退的主要時期,同時也是強化突觸的重要時期。腦科學中將這個過程稱為突觸修剪,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過使用、很少使用的神經突觸會衰退、消亡,而經常被孩子使用的神經突觸則會得到強化。
第3個高峰期:7-10歲
7-10歲孩子進入具體運算階段(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孩子大腦基本已經發育完全,開始進行思維方面的發育,多維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推理等思維開始快速發展。
可以說,7-10歲孩子開始全速提升智力水平,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和一些益智游戲,給孩子多思、多問的機會,讓孩子通過思考的腦力鍛煉進一步提升智力。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孩子有一生的時間需要學習,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于一時一刻,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焙樘m教授告訴我們,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拿學習這件事來說,主動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
有的時候,你認為孩子具有某個缺點,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有情緒障礙。
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
運動、游戲、閱讀
什么樣的生活經驗可以使神經活化得快,分支得密?洪蘭教授的答案是:運動、游戲和閱讀。
1
運動
經過洪蘭教授多年的研究發現,人類在進行認知思維活動時,大腦當中的一些特定區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血氧,以供大腦充能,若是沒有足夠的血氧進行支撐,那么大腦很容易產生疲勞,并產生頭昏、頭痛等情況。
而大腦血氧的供應和身體機能有著很大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有氧訓練能夠以及腦力認知訓練能夠更好地幫助身體為大腦傳輸源源不斷的血氧,供大腦使用,只有血氧充足,孩子在學習、用腦的時候才會更加輕松。
對此建議各位家長,最好不要整天逼孩子學習,適當地進行運動、鍛煉不僅能夠提高體素質,還能夠讓學習事半功倍。
因為在運動時,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等物質的分泌,這些多是促使大腦更快運轉的關鍵,因此勞逸結合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凱孚尼兒童運動館就是秉承“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塑造品格”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幫助更多兒童健康成長,專注于為2-12歲兒童體適能課程。
2
閱讀
3
游戲
不逼迫孩子學習,更多的時候會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鍛煉一些基本的能力,例如專注力、記憶力、邏輯思維等等,這些在游戲中都能得到很大的體現,若是家長限制了孩子對游戲的喜愛,那么很容易限制孩子的發展。
其實隨著時代的變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會改變。在凱孚尼運動館上課的家長都知道,上課中每個環節都會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征,從而設計符合孩子年齡段、以及身心發展的游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END
凱孚尼兒童運動館,讓孩子在運動中,見證成長!